常見的密碼複雜度最小需求:
這種密碼設定方式開始流行,起因於 2003 年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(NIST)所制定的一份文件附錄,有趣的是,撰寫該安全密碼最佳實踐原則的作者Bill Burr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卻直言當初所制定的方式並不十分洽當,並為此造成使用者的不便感到抱歉("Much of what I did I now regret.")。他並不是在鼓勵使用容易被破解的密碼,而是因為當初撰寫時沒有考量到人類的惰性問題,太複雜的密碼組成要求不僅徒增困擾且可能還有反效果。--陳彥銘(2017)。 密碼安全性原則,困擾的是駭客還是自己?。法務部調查局清流月刊106年11月號
密碼複雜性的目的是在增加密碼強度,讓駭客不容易預測,但過度複雜或制式化的複雜性規則,反而產生反效果。弔詭的是,這個問題明明大家都知道,實務作業也發現問題,但卻都選擇默默接受,為什麼呢?或許是因為沒有更好的密碼最佳實務建議,所以只好按照原本的規則設定,這種消極的因應作法與心態,也提供了駭客入侵的機會。--邱述琛(2017)。密碼規則的盲點與未來可能發展。中央社。
現代密碼要求超過一定長度的數字及字母、有的要求大小寫、還要90天更新,令使用者困擾不已。現在,發明這項密碼規則的人對此感到抱歉。而今年NIST也更新了密碼的要求。--林妍溱(2017)。以長密詞取代密碼、不應設定密碼變更期間或次數上限。iThome電子報。
密碼的長度比複雜度更重要。(2020,NIST)
美國國家標準暨技術研究院(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,簡寫為NIST)認為,密碼的長度遠比複雜度更重要。基於 NIST 的理論,美國波特蘭(Portland)地區的 FBI 日前特地發文,建議企業 IT 人員以及一般網友,都應該選用長度更長的密詞(passphrase)來取代短而複雜的密碼組合(password)。--黃慧雯(2020)。防駭靠這招 FBI建議別用複雜密碼要用15字密詞。中時新聞網。
FBI的資安技術專家表示,密碼破解難易度是受長度與複雜性影響,而長度又比複雜性的難度更高,不管是智慧門鎖、電腦登入密碼、信用卡密碼、網銀密碼……等等,都是相同的道理,因此與其選擇不相干的亂數組成密碼,不如選擇幾個單字組成一組超長的密碼,這樣不僅難以破解,民眾較不容易忘記密碼。--林欣穎(2020)。FBI親授密碼這樣設最安全。匯流新聞網。
NIST 新的密碼指引節錄:(連結)
資訊安全宣導─密碼安全原則簡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