憂鬱症及自殺防治識能之宣導

發佈日期 : 2025-08-26 發佈者 : 人事主任
守護心靈健康,從認識開始──憂鬱症與自殺防治的重要性
在現代生活壓力日益增加的環境中,心理健康議題逐漸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。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,憂鬱症已是國人常見的心理疾病之一,而自殺更是 15 至 44 歲族群的重要死因之一。為了守護每一位居民的心靈健康,全國各地的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正積極推動憂鬱症及自殺防治識能,協助民眾及早發現、及時求助。

一、認識憂鬱症的警訊
憂鬱症並非單純的情緒低落,而是一種可能影響日常生活、工作與人際關係的疾病。常見徵兆包括:持續兩週以上的情緒低落、對原本喜愛的事物失去興趣、食慾或體重顯著變化、失眠或嗜睡、注意力不集中、感到無望無助,甚至出現自傷或自殺的念頭。

憂鬱症並不可恥,也不是意志薄弱的表現,它是一種可透過專業協助改善的疾病。早期辨識、早期治療,能顯著提升康復的機會。
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同等重要。讓我們從自身做起,提升對憂鬱症與自殺防治的識能,主動關懷周遭的人,並善用社區資源,一起打造一個彼此支持、溫暖互助的社區,讓希望的力量取代孤單與無助。

二、關心自殺防治的三不原則

不忽視:留意周遭親友的情緒與行為變化,若發現有異常,切勿輕忽。

不批評:避免指責或否定對方的感受,接納並傾聽是最好的支持。

不延誤:一旦發現有人有自傷或自殺傾向,應立即協助尋求專業資源。

三、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的角色

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是民眾獲得心理健康資源的第一線據點,提供心理健康評估、諮詢輔導、危機處理及轉介服務,並定期舉辦心理健康講座、壓力舒緩課程及自殺防治宣導。
透過社區化服務,民眾可以在熟悉、便利的環境中獲得支持,減少就醫的心理壓力,也有助於及時介入、降低憂鬱症及自殺的風險。

四、你可以怎麼做

自我關懷:保持規律作息、均衡飲食與適度運動,並安排時間休息放鬆。

主動傾聽:當親友向你傾訴時,專注聆聽並表達理解,避免急於給建議。

善用資源:鼓勵有困擾的人尋求專業協助,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、醫療院所或心理師。

五、求助資源

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 (專線:1925)

張老師基金會 (專線:1980)

財團法人生命線協會(專線:1995)

六、如何覺察及幫助有自殺意念的人,如附件-關鍵一刻_拯救一生